成语大全

至死不悟

汉语拼音: zhì sǐ bù wù
成语解释:至:到;悟:醒悟。到死也不醒悟。
典故出处:唐·柳完元《临江之麋》:“麋出门,见外犬在道甚众,走欲与为戏。外犬见而喜且怒,共杀食之,狼藉道上。麋至死不悟。”
成语故事:

至死不悟

出处《柳河东集·三戒·临江之麋》

三年,麋出门,见外犬在道甚众,走欲与为戏。外犬见喜且怒,共 杀食之,狼藉道上。麋至死不悟。

释义 “悟”.醒悟。一直到死仍不醒悟;形容顽固到了极点,贬 义。

故事 古时候,临江地区有一个人外出打猎,捉到了一只小麋鹿, 心中十分高兴,便把这小麋鹿带到家中养了起来。 这人平时爱好养狗,大大小小的狗养了好几条。过了一段时间, 小麋鹿看到这些狗和自己都很友好,便也把这些狗当成了自己的朋 友。 过了三年,小麋鹿长成了大麋鹿,它的胆子也越来越大了。一 天,它独自走出家门去玩,看到路上有几条狗在互相打闹。它以为这 些狗也和家里的狗一样会对自己很友好,便奔过去和它们一起玩 耍。 这些狗见了,不由又生气又高兴。生气的是,这只傻乎平的麋鹿 竞然如此大胆,竟敢自说自话地加入它们的队伍,和它们一起玩耍; 高兴的是,这只麋鹿膘壮体圆,大家可以美美地吃一顿了。 于是,它们一拥而上,你咬头,他咬脚,不多一会,路上一片狼 藉,只剩下麋鹿的尸骸了。 这只麋鹿一直到死,都没弄明白自己是怎么死的。

造句示例:那些屡教不改,至死不悟的犯罪分子,最终难逃法网。
语法用法:作谓语、定语;指不醒悟
 近 义 词 :执迷不悟至死不渝死心塌地
 反 义 词 :见风使舵随风转舵八面玲珑随波逐流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感情色彩:贬义成语
成语形式:唐朝成语ABCD式的成语偏正式成语
成语正音:不,不能读作“bú”。

相关查询:

带“不”字的成语带“悟”字的成语带“死”字的成语带“至”字的成语 第三个字是“不”的成语 “悟”结尾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“死”的成语 “至”开头的成语 “至”结尾的成语

至死不悟成语接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