斩草除根

注音: zhǎn cǎo chú gēn

解释:除草时要连根除掉,使草不能再长。比喻除去祸根,以免后患。

出处:《左传·隐公六年》:“为国家者,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,芟夷蕰崇之,绝其本根,勿使能殖,则善者信矣。”北齐·魏收《为侯景叛移梁朝文》:“若抽薪止沸,剪草除根。”

故事:

隐公六年,卫国与陈国联合伐郑,郑庄公请求陈桓公讲和,陈桓公不答应。两年后,郑国强大起来,派兵侵袭陈国,大败陈军,邻国坐视不救,纷纷议论这是陈国自讨苦吃,长期做恶的报应,对待恶事应该斩草除根,才能消除后患。

造句:斩草除根,萌芽不发;斩草若不除根,春至萌芽再发。(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卷三十七)

近义词:剪草除根削株掘根

反义词:放虎归山养痈遗患

用法:作谓语、宾语;指彻底成事

繁体:斬艸除根

常用程度:常用成语

感情色彩:中性成语

成语结构:联合式成语

成语形式:ABCD式的成语

相关查询:

ABCD式的成语并列式成语 斩草除根的故事 斩草除根对对子 带斩字的成语带根字的成语带草字的成语带除字的成语 斩开头的成语 根开头的成语 根结尾的成语 第二个字是草的成语 第三个字是除的成语

斩草除根成语接龙

返回顶部